2017冷年空调市场“四季如春”,昔日霸主春兰空调主业凋零
回首“2017冷年”,用“四季如春”来形容制冷行业的发展并不为过。在政策、天气等多重利好因素的驱动下,空调市场持续向好,产销规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。
与空调行情休戚相关的各大企业,在今年称得上是“一路高歌”。如今,进入“2018冷年”,空调市场动向可谓备受关注。
消费市场全面升级,面对空调行业即将刮起的“四风”——因人而异的智能风、省心省力的清洁风、品类细分的专业风,以及能效再创优的技术风,国内外众多空调品牌纷纷十八般武艺齐齐上阵。
海尔全球化加速,中国空调首次有了“印度造”,在与中国相隔一座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浦那市,在新建成的海尔空调制造基地,正式下线了第一台“印度造”变频自清洁空调。
与此同时,格力这边,更是在其格力式创新的引领下,强烈影响着全球空调行业的发展动向。2017年11月格力成为美国和加拿大空调国家标准的制定者
整个空调行业上演高歌猛进的剧情时,昔日的“空调大王”、格力曾经的偶像——春兰,却在多年培育的多元之花尚未绽放之际,走向空调主业凋零之路。
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.39亿元,同比增加190.38%;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0.79万元,同比增加46.82%。
这是不久前春兰集团旗下主营空调业务的上市公司——江苏春兰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交出的成绩单。
虽然进步可观,但绝对值实在过小
放眼整个空调行业,格力电器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达到1108.75亿元,同比增长34.51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4.61亿元,同比增长37.68%。
美的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9.49亿元,同比增长60.64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9.98亿元,同比增长17.10%。
4亿多元的营收在千亿级市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,掉队的春兰早已失去竞争资格。
回望曾经,春兰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度高达40%,让彼时的格力、美的望尘莫及。然而盲目的多元化扩张之后,春兰却沦为了中国家电企业衰落的典型。
1994年上市当年,春兰集团的转型可谓轰轰烈烈,野心勃勃的陶建幸将业务扩展至家电业内产品面,介入冰箱、电视、洗衣机等项目。后又“杀入”风马牛不相及的摩托车、卡车、新能源等行业。
精力、财力分散的限制,加之市场动力不足,春兰成了“自斩优势疯狂扩张,最终一场空”的活生生的例子。
当多元化转型跨度太大太盲目,当能力无法跟上野心,当错失空调行业“供不应求”的历史良机,春兰一步步衰落至今。副业没有培育起来还拖垮了主业,春兰不合理的扩张之路没有给陶建幸一个满意的结果。
如今,这个曾经风光无两的空调一哥,在懈怠的多元化之路上,与新飞电器无二的沦为国产家电没落的典型。
尽管在春兰眼中,企业的经营不善归咎于严峻的市场环境、销售渠道的开拓和维护等,但不可否认,跑偏的多元化策略是拖垮主业的主要因素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陶建幸和他的春兰集团即使到了今天,仍然挣扎在多元化的泥淖中,“起死回生”的戏码或难以上演。